广告位
自定内容

当前日期时间
自定内容
产品搜索
 
筹备六年之久的民国第一届全国美展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6-11-03 00:14:06    文字:【】【】【
  民国时期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自1923年开始提议,到1929年4月10日才在上海举办,前后筹备历时六年之久,为美术展览史上罕见。原因主要是:大规模、综合性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史上未举办过,缺乏经验,需要有一个论证,如何规划和操作,以及解决经费、组织工作班子、征集评审作品、展览设备、场地、设计布置、宣传出版刊物等一系列问题。


  就笔者掌握的史料,民国时期第一届全国美展的筹备经过大致如下:


  1923年2月20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刘海粟,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撰文《为什么要开美术展览会》说,当时社会极其混浊及黑暗,人的思想趣味亦很卑下,为挽救人们的堕落,美术正可抚慰人心,让他们到美术展览会里去享受美的感受,完成“美就是人生”的愿景。为此他倡议应举办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会。然而,这样的文化大动作,因为在中国文化史上从未有过,无论对政府官方而言,对美术界而言,都毫无准备和头绪,所以,倡议提出后,几无反响。直到1925年8月,才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1925年8月18日上海《申报》记载,由官方批准成立的民间学术团体“中华教育改进社”举行年会美育组第一次会议,经过论证,正式通过举办全国美术展览会案,并组成由蔡元培、刘海粟、汪亚尘、李毅士、滕固、王悦之、王济远、俞寄凡、钱稻孙等十七人组成的筹备委员会。同年9月20日,上海《时事新报》报道,由滕固、王济远、俞寄凡等起草的《中华教育改进社筹办中华民国第一届美术展览会章程》共九章二十四条正式发表。然而,中华教育改进社毕竟不是政府官方机构,热诚为国效劳的本意虽好,却无力承担实施举办全国美展。为此,刘海粟一再呼吁强调,举办全国美展系国家大事,必须由政府来操办才能完成。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了大学院(后改名教育部),6月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院长(即教育部长)。他主持的大学院成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专事国家艺术教育事项,自然将举办第一届全国美展纳入工作范围。1927年11月27日和1928年6月3日先后两次由蔡元培在上海召开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会议,决议由国家来举办第一届全国美展,并成立了作品征集组。就此,第一届全国美展正式步入操作进程。当时初定举办全国美展地址为首都所在地南京,因为此前曾在南京举办过博览会性质的“南洋劝业会”展览。因为上海的大型现成建筑物多,于是决定在上海寻觅现成大型建筑物作为第一届全国美展场地。


  初步调查后,定在上海交通大学和中法工业专门学校,此两校均有较宽广的建筑物。此时,大学院改名教育部,任命蒋梦麟为部长,由教育部出面举办第一届全国美展。同时,国民政府在上海设立中央研究院,蔡元培出任院长,并继续参与全国美展决策工作。经蒋梦麟、蔡元培、杨杏佛等再三考察后,发现上海南市陆家浜普安桥南同仁辅元堂义家地(今普育西路)的新普育堂,此前曾举办过大型国货展览会,场地宽广,很适宜举办大型综合性美术展览,于是决定第一届全国美展在此展出。


  第一届全国美展的展览场地落实后,决策者们心里踏实了,于是成立了第一届全国美展的最高领导机构“全国美术展览会总务委员会”,任命名誉会长蔡元培,名誉副会长杨杏佛。会长蒋梦麟,副会长马叙伦、吴震春。总干事陈石珍。委员何香凝、王一亭、褚民谊、于右任、蔡周骏、徐悲鸿、李毅士、林风眠、刘海粟、江小鹣、吴湖帆、范文照、徐志摩、钱瘦铁、林文铮、朱应鹏、丁衍镛、张聿光。名誉评判员蒋中正、谭延闿、胡汉民、王宠惠、戴传贤、蔡元培、冯玉祥。名誉顾问熊式辉、史量才、汪伯奇。总务委员会下设:总务组由陈石珍兼,征集组由李毅士负责,陈列组由江小鹣负责,会场组由林风眠负责,编辑组由徐志摩负责,全方位加紧展开工作。首先邀请画家陈之佛、张光宇、叶浅予设计第一届全国美展大门口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牌楼。


  经过一系列有序的筹备工作之后,中华民国第一届全国美术展于1929年4月10日,在上海新普育堂隆重开幕。主持开幕式的主席马叙伦致词:美术是一种文化的表现,有文化而没有美术,便不成其文化。人类不是能脱离美术的,可以说美术随人类生命以俱。以前教育部有规定,教育以导养人美术与兴趣为宗旨。出席开幕式者千余人。展品分书画、金石、西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美术、摄影等共七部分展品2266件。展品主要陈列在新普育堂的二楼和三楼。“书画部”作品最多,分九个展厅展出。“西画部”分四个展厅。另有“参考部”则陈列宋代许道宁、郭熙、米芾等人的作品二十余幅,明代沈石田等人的作品二十余幅,清代八大山人、石涛等人的作品二十余幅。展期一个月,中外人士参观者近十万人。


  第一届全国美展开幕当天,展览会专刊《美展》三日刊创刊,首席主编徐志摩,另有主编陈小蝶、杨清磬、李祖韩。


  《美展》三日刊第一期,徐志摩撰有发刊词《美展弁言》刊于头版头条。在各期《美展》三日刊上,除报道有关美展的活动外,发表有不少论文。特别是第五期,刊发徐悲鸿论文《惑》、徐志摩论文《我也惑》(因文章长,又在《美展》第六期连载),就如何评价西方现代美术流派、如何吸收西方现代美术来发展中国的新美术,展开了热烈的论争。


  徐悲鸿在《惑》中认为,西方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等是使人无法容忍的东西,因而斥之为“无耻之作”,把作品比之为“乡下人的茅厕”那样令人恶心。徐志摩在《我也“惑”》中,反驳徐悲鸿对塞尚和马蒂斯的否定言词。文中以英国艺评家罗斯金当年指责侨居英国的美国画家惠勒斯的事件为例,说徐悲鸿的看法也是一种不为历史认可的“偏见”,因为罗斯金曾以“俗物、无耻、纨绔”等语言否定惠勒斯的绘画创作,以致后来酿成一场轰动伦敦的笔墨官司。


  上述“二徐之争”,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次有影响的,关于如何评价西方现代美术流派、实际上是关于现实主义绘画和现代派绘画的论争。“二徐之争”又吸引了留学英国,时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兼教授的李毅士撰文《我不“惑”》,刊于《美展》三日刊第八期,参加论争。李毅士既不赞同徐悲鸿对西方现代美术流派的简单否定,承认塞尚、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是一种“十二分诚实的天性流露”,又以社会效果为衡量艺术价值的尺度,不主张让西方这种现代派画风在中国广泛流行。他主张要到将“欧洲数百年来艺术的根基多少融化了,再把那触目的作风,如塞尚、马蒂斯一类作品,输入中国来”。


  随着第一届全国美展闭幕,《美展》三日刊停刊,虽然出了一期增刊,但徐志摩觉得意犹未尽,于是以他为首,继续保持《美展》三日刊的原有主编班子,在1929年7月1日,宣告成立“上海美周社”,创刊学术性美术周刊《美周》。出版第一期《美周》后,接着7月8日出第二期《美周》。


  据陆小曼回忆,当时徐志摩为了编《美展》和《美周》两份刊物,常为阅稿编稿弄到深更半夜,乃至通宵达旦。可见,作为诗人的徐志摩,是美术界的挚友,为美术界出了力。




关注公众平台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中国。郑州

 咨询电话:15978409299

 微  信:15978409299

 咨询 QQ:2764182758

 官方网站:

 http://www.jinlancao.com

 微信平台:jinlancaobihua

 博  客:

 http://blog.sina.com.cn/jinlancao

 公司地址:中国。郑州东区

 商都路与站南路交汇建正东方中

 心A座2308室

 工厂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与淮阳路交汇北500米。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河南金兰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咨询预约热线:0371--56759299,手机(微信):15978409299,官方网址:http:www.fu-diao.com


 Copyright(C)2009-2015  豫ICP备17008189号-2